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红旗猎猎,礼炮轰鸣。对所有中国人来说,这是特殊的一天,是激动人心的一天,是气势磅礴的一天,是热血沸腾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军全国甚至全世界各族人民发出“铭记历史、砥砺奋进、捍卫和平”的时代号召。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员工,我端坐屏前,伟大的抗战精神回荡在耳边,胸中涌起三重澎湃:志气因捍卫和平而高擎,骨气因血火考验而刚硬,底气因胜利荣光而充盈。
以史为鉴,立复兴伟志,增强青年员工的志气。80年前,杨靖宇将军“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的呐喊,毛泽东同志25岁创办《湘江评论》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疾呼,跨越时空,同频共振。青年员工唯有把个人“小目标”融入民族复兴“大蓝图”,方能在一次次技术封锁、市场冲击面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以烈为镜,铸钢铁脊梁,增强青年员工的骨气。“人无钢骨,安身不牢。”80年前,狼牙山五壮士纵身悬崖,用脊梁托起民族尊严;80年后,国产大飞机穿云破雾、深海“奋斗者”探底万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青年员工当赓续“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铁骨,在办公室里“抗战”,在车间一线“冲锋”,把岗位当战位,把项目当堡垒,走好属于自己的新时代长征路。
以胜为本,树文化自信,增强青年员工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青年员工最大的资本是年轻,最大的底气是文化自信。我们要在百年党史、抗战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要胸怀“海纳百川”的格局,更要肩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使命,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了人类而献身。”80年前的先烈以血肉之躯扛起救亡图存的重担;80年后的我们,当以钢铁之志、磐石之固、深厚底气,扛起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新重担。这是对和平的礼赞,更是对青春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