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聚焦“老问题”和“新挑战”
榆通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申飞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之《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第4页。
作为分管经营、业务管理、人资和创新的领导,我一直在思考,工作中,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一天到晚忙忙活活,甚至是疲于奔命,各个部门人员只知道,就事论事。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老问题”,往往按了葫芦起了瓢。2023年,物资集团以“三个年”专项工作为契机,聚焦五年行动计划、新版‘合’文化、品牌矩阵“三件大事”工作要求的“新挑战”。为实现再造一个“全新物资集团”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聚焦“老问题”
一些工作包括组织工作红的“老大难”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情况还吃得不透,病根还找得不准,结果工作只能在原地打转。要抓住影响和制约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下大功夫研究,下大力气破解,推动组织工作的攻坚克难中创新发展。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有哪些“老问题”
那老问题有哪些?大方面,我们人类社会虽然进化了很长时间,但面临的还是些老问题,比如爱、恨、贪婪、贫富差距。困扰企业的也是,不信,大家仔细想想,跟三年前、五年前、十年前相比,我们企业的问题有什么本质不同?没有。在咱的物资供应领域,永远交货速度赶不上、用户要的我们没有,我们有的用户不要,最后库存还老高。
这些“老问题”,恰恰是一个企业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是因为我们的水平没提高?不是。我们每年都在进步。是因为我们工作不够努力?也不是。我们每天都在认真工作,一天比一天努力。那为什么得不到解决。
三、调查研究“老问题”
大家在某个职位或单位有做过五年的、十年的甚或有二十年以上的都有,大家工作经验都很丰富,都是中流砥柱。那大家现在回忆下,工作中有那些事,现在深深映入你的脑海。是不是最深刻的是当年之勇。这个我深有体会:现在还记得,2010年,我刚到红柳林工作时,当时我师傅告诉我,办公室少待,到现场去。那会,白天我在库房验货、协调卸货、新设备来了给各种配件拍照,晚上回到办公室核算票据。在现场体验的过程中,我逐渐对物资供应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掌控。
我们初入职场,是不是迅速积累了第一手实践经验,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能应对很多问题。但就是不愿解决“老问题”,甚至漠视!
那我们现在梳理下为什么:
1.吃过苦碰过壁,也就投降了,认命了,标准降低了。
2.沉溺于解决各种紧急问题,获得小成就感。
3.完美主义者,总觉得条件不够成熟,再等等。
4.在管理岗位上时间长了,基层的感受弱化了。
根本原因是能力不够。当下的水平是代表平均水平,而那些根深蒂固的“老问题”远超平均水平,需要新的方法论、新的认知体系。本质上,要解决“老问题”必须改变能力,改变惯性思维。
四、如何解决“老问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首先要有一套方法论:
1.透过现场看本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问自己“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首先理解问题。
2.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看问题。老问题往往是复杂问题,都掺杂了多个维度和变量,需要拆解成最本质、最细小的问题。第二要拆解问题。
3.事物发展总是渐进的甚至是曲折的。需要躬身入局姿态,在现场体验中寻求解决方案。你光想不体验,就脱节了。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需要以全局的视角,大局的辩证思维来总结问题。如我们当下的主要矛盾是速度,特殊矛盾是需要新专业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有二个认识:
1.有眼光,能担当。提前找到信号,主动干预,在别人看不见问题的时候,你得能够发现问题,这叫有眼光。有句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待“老问题”,恰恰要求你不在其位也谋其政,这叫能担当。比如公司推行的164工程中的“服务前置”、“六条专业供应链”和数智化探索。
2.有系统,透本质。正视系统的复杂性,我们需要多花一些时间,要整体地、关联地、动态地思考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个从一开始吸引我们的具体问题。好比说你为了防止忘带或者找不到钥匙,每次回家进门之后都把钥匙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你就根本不用考虑钥匙的事儿。比如集团推行的“设备全要素配件目录编制”,系统性的关口前移,源头治理。
五、创新开放的突破“新挑战”
解决“老问题”本质上要改变能力、改变惯性思维,需要新的方法论、新的认知体系。面对再造全新物资物资集团,聚焦公司专业化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围绕公司“全面预算”经营和核心业务双指标,结合物资集团五年行动计划、新版‘合’文化、品牌矩阵“三件大事”工作要求的“新挑战”,要有“大供应链”思维,把自身打造成一流国际化供应链和工程服务企业。要有创新思维和共享精神。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一是在体系承载、制度支撑、信息化落地、人才推动四方面下功夫,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使公司管理体系、管理能力迈向新的台阶。二是应用新技术的创新,统筹管理供应商使其资源和能力可得、可用,同时借助专业机构咨询和对标行业前端模式,借鉴先进经验。
2.开放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一是协同供应商建立共享信息和专业化服务的机制,共享彼此优势资源。二是持续探索物资供应业务数智化新模式,保持守正创新的改革动力,奋力在专业化、数智化、权威性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高质量推动陕北区域智慧物流园区建设。
我相信,在物资集团“合”文化的融合中,在榆通公司“多元”协会的熔炉中,在“书香榆通”的平台中,定将铸就我们对这些“老问题”本质的认识,以创新新的模式,开放突破的精神突破“新挑战”,为实现再造一个“全新物资集团”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