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是秦安评价公司为保证报告质量而实行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也是公司安全评价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3月份以来,随着应急管理部《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AQ/T1121-2023)的正式颁布,公司《评价报告编制标准》修订工作再次被提上日程,项目高质量提升也被加速推进。
精准部署 落实标准“再修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施细则》颁布后,公司第一时间进行了全文群内转发、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学习研讨和工作安排部署会、第一时间制定《内部业务培训、考试及标准修订三项工作方案》,以“三个第一”快速启动标准修订工作。同时以《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为主线,制定并下发《关于组织修订煤矿评价报告编制标准实施方案的通知》(陕秦安发(2023)9号),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推进标准修订工作,从专业分工、责任部门、具体要求以及完成时间等五个方面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地。
多元培训 促进技能“再提升”
项目高质量需要高标准、更需要“金刚钻”。为巩固和再提升评价人员“看家本领”,该公司通过“发放资料自主学、专家大讲堂集中学、考核跟踪学”等
多种方式掀起《实施细则》学习热潮。共计收集整理、发放《2020版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制标准》(正文)、《2021年安全现状评价检查表》、《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及《2023版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等相关资料30余份。并通过“专家大讲堂集中授课、设置个性化培训内容、中间提问解答以及人手一份小手册”等多种方式强化培训效果,多举措实现评价人员业务能力的“提档升级”,为此次标准修订和项目高质量提升奠定“软实力”基础。
部门联动 保障评价“硬实力”
公司总经理在业务工作周例会上强调:“评价部和安全技术部要根据专业分工有序开展标准修订工作,质量控制部要积极牵头组织,做好过程监督和后期整理汇编工作,特别是技术专家要做好小组内审核、把关工作。”据悉,该公司计划在5月底前形成《现状评价编制标准》的专业初稿,6月上旬召开专业汇报和审核定稿会,7月初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同时以此为基础,计划用两个月时间接续完成《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标准》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制标准》的修订,同步完成评价类业务全覆盖编制标准体系建设。
此次《评价报告编制标准》整体修编完成后,该公司《评价报告》的“单元划分将更加合理,安全检查表内容由目前的75项增加至248项,内容更加细化。报告编制将更加张弛有度,整个评价报告也将会更加注重和突显安全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技术服务”属性,公司专业评价“硬实力”将再上新台阶。
以匠心打造行业标杆,用专业成就品质未来。下一步,该公司还将完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评估》以及《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等全业务版块大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力推进项目高质量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