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臊子面的味道
作者:李伟峰        发布时间:2022-04-24        点击率:251        分享到:
语音播放:

臊子面流传于陕西关中西府一带,相传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西府地区人家红白喜事臊子面必不可少。臊子面在西府地区做法和品种也比较多,我的家乡扶风以东地区臊子面讲究不放辣子,称为为黄油臊子面;扶风以西靠近岐山地区臊子面必须要放辣子,而且最好用西府地区盛产的秦椒,我爱吃放辣子的臊子面,放辣子的臊子面属于最经典的。

小时候,臊子面也算奢侈品,不是能天天吃上的,除了村里谁家过事以外,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吃上。那时候喜欢过年,也盼望着过年,“西府人家过大年,家家户户燣臊子”,就是不管各家各户啥条件,臊子面都是过年必吃的。西府农村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上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门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献上一碗臊子面以示怀念。不过我最爱吃过事席上的臊子面,尤其是过喜事,席上的臊子面调味足、汤烧的尖、油旺、肉多,而且那时候是回汤面,类似于重庆的老火锅,汤是要吃完面继续回到锅里用的,所以是越吃越香。

那个时候农村一年春秋都有农忙,夏天太热,村里的喜事一般都放在冬天年前办,西府的习俗娶媳妇要早上9点前过门,所以一般早上5点左右就要招待村里人吃臊子面了,头天知道第二天早上要坐席吃臊子面就特别高兴,晚上早早就睡了,睡前还要叮嘱大人早上要早早叫起床,农村大冬天冷得很,就炕上被窝里最暖和,一大早大人叫醒的时候还不情愿起床,要闹腾一阵子,但是想着要去坐席吃臊子面还是忍忍鼓着劲就起来了,用现在的话说,能把小孩从冬天被窝里叫醒的只有臊子面。5点多村里的天还黑着,天寒地冻,满村子都能闻见臊子面的味道,大锅里的臊子汤冒着香喷喷的热气,一下子就觉得暖合起来,走过去都能流出口水,那时候年龄小但是臊子面也能吃个三四十碗以上,吃臊子面要吸溜着吃,一贯都叫“吸臊子面”,所以吸的满嘴、满衣服都是油,那是真的香,那时候没吃过其他好吃的,就感觉世上最好吃的就是臊子面,天天能有臊子面吃就是好日子,我记得有些大人饭量好的能从天黑吃到天亮、吃到新媳妇进门。

那个时候一年能吃两三回米饭,米饭吃着也香,但是不吃不会想,面天天吃,臊子面经常想。长大后上学、工作,去了很多地方,吃了很多以前没吃过的东西,但是每每都会想那口臊子面的味道,那是乡愁的味道。但是现在每次回到老家,吃起来臊子面却不是以前那个味道了,吃上五六碗就不想吃了,我有回问父亲为啥现在的臊子面吃起来不香了,父亲说臊子面的味道从来没变过,而是现在人变了、胃变了,时事变了。几回回梦里梦起小时候记忆中臊子面的味道,都能咽出口水来,多想再回去吃一次那个味道,我想那个味道已经不见了,那个味道只能回忆起来,但却永远都品尝不到了。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中臊子面的味道其实是对童年的回忆吧,不可能回到过去了。前几年一首网络歌曲《机器灵砍菜刀》,歌手以童年游戏的名字命名这首歌,歌曲推出后,引起了很多"八零后"的共鸣,有评论:“或许是经历相同,歌中的每一句都唱到了自己的心里,每一个旋律都在震撼自己。”歌曲中唱出的是“八零后”那种美好童年的回忆以及对21世纪的唏嘘。

微信图片_202204240900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