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集文献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在央视热播,引起广泛热议,好就好在我们从生动的延安故事里,找到了“从哪里来”的根,看到了“到哪里去”的路,这是给我最大的感触。
提起延安,大家都会想到它是革命老区、红色景区。作为一个陕北人,我数次因为上学、工作途径延安,偶作短暂停留,却也只是走马观花,未曾仔细聆听它的声音,了解它的故事。前段时间和儿子一起观看《我们,从延安走来》这部纪录片,使我对延安有了更加立体、全方位的认识,也让延安这座城市在我记忆里重新活起来。
本片虽是大主题精制作,但个中细节给人留下了从容、生动、深刻的印象,片中老延安们的生动描述让人久久难忘,加之娓娓解说更让人回味无穷。三集片子围绕“延安精神”的淬炼、发扬、传承这个主题,沿着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工作路线这“三条主线”的形成、发展展开,生动而深刻地回答了我们党、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伟业从延安走来、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迈进的鲜明主题。观后,给人许多启迪。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八宝山”课本中诗人贺敬对“延安精神”的吟诵至今耳熟能详。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直至去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心才逐渐对“延安精神”有了更立体的“概念”。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可见,延安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它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无论何时,对我们都有激励和鞭策作用,让我们无论身在何地、身处何种岗位,都要秉持这种精神。
还记得,2019年陕煤集团党委决定在全集团开展学习弘扬“北移精神”学习活动,其中“舍小顾大、舍私为公的思想境界”让我感触颇深。也刚好是这一年,公司开始筹建沙梁供应站,该站位于陕蒙交界处,地处偏远,到距离最近的庙沟门镇也有几十公里,交通极其不便,矿区尘土飞扬,住宿条件也是临时搭建的彩钢房,雨雪天气道路更是泥泞不堪。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司许多青年职工主动要求过去建设沙梁供应站。我想“北移精神”同样是一部在大漠中拼出来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更是新时代陕煤人开拓创新一往无前的光荣史。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当应走在新时代的最前列,始终不能忘记过去走过的道路,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前进,不忘初心和使命,以一颗务求实效的恒心完成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