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我对这一首七律感情颇深。十几年前,在小学任教时,我得了比较重的咽炎,一旦用嗓过度,极容易发不出声,本来喜欢唱歌的我,再也不敢随便高歌一曲了,因为要保护嗓子,否则上了讲台发不出声,就是我的罪过了。但一堂语文课,却让我破了一次例。那天语文课要讲毛主席的这首七律,怎样让孩子们很快背会这首七律呢,我想,何不试试教孩子们在学唱中记下它?想了就做,我清了清嗓子,先为孩子们唱了一遍,没想到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不禁夸老师唱的好,学得还格外认真,没几遍就唱的有模有样了。孩子们有课前唱歌等老师进课堂的习惯,隔天的语文课,我走近我们班教室,竟然听到孩子们正在唱这首《七律·长征》,引得同行的几位老师都不由驻足倾听。那一天,我们班的孩子们得到其他所有任课老师的表扬,学习热情极为高涨,学习效果出奇的好。在随后的课文默写中,连平时最拖拉的小捣蛋都能顺顺当当的默写下来,让同组的语文老师连连称奇。由此我对孩子们说:“困难再多,也不比毛主席遇到的困难多;再难的事,也比不过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96年7月,我刚参加工作来到铁路沿线的学校,9月分一开学单位组织就人员参加“庆国庆”合唱比赛,我也是合唱者之一。通晓音律的工会主席亲自指导排练,确定了两首合唱曲目,其中一首正是《七律·长征》,音乐老师领唱,男女合唱。排练时,工会主席不厌其烦地讲解每一句内容,为了练好这首歌,他的嗓子都哑了。相对《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首歌,《长征》的难度可想而知。因为有难度,才计划着靠它拿奖。工会主席一再强调要理解歌词,把握好音准和节奏,投入感情,唱出红军面对恶劣环境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靠集体的力量、靠团结的力量、靠《七律·长征》这首歌的演唱难度和我们的超常发挥,我们单位的合唱获得了第一名。
多年来,我在不同刊物上看到过毛主席亲笔书写的《七律·长征》,也阅读和观看了不少关于长征的纪录片、电影和电视剧,像《四渡赤水》《长征》《万水千山》等。长征时期,毛主席创作了多首诗词,如《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等,生动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曲折历程,艺术地再现了红军历经困苦走向胜利的光辉岁月。主席的诗作充满着热情、执着、坚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士气、激励人心。特别是《七律·长征》的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通篇的点睛之笔,对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真实地反映出红军指战员们昂扬的斗志,至今依然令人震撼。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我写下这句话时,时间也在流逝,世间的许多事物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年华似水,我们要牢记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只争朝夕,踔厉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