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百善孝为先,孝行天下爱无边。她上有耄耋岁月的婆母,在孝老爱亲上一贯尊老爱老、细致入微;以自身的行动影响带动着家人朋友,成为身边可学可敬的示范标兵。她就是招标公司副总经济师、第三党支部书记赵永利。
共挽鹿车,她是丈夫心中的贤内助
每天一睁眼,赵永利就像上足劲的发条,为婆母按摩、注射胰岛素、做低脂低糖早餐,这些动作她已经重复了25年。儿子刚上初中时,她的爱人响应集团公司的北移号召,前往陕北工作,一呆就是五年,心气足、心态好的赵永利把事业家庭的大旗都扛了起来。作为副总经济师、党支部书记,她每天都有大量工作要忙碌,白天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下班后已经十分疲惫的她,还要抓紧时间买菜做饭,衣不解带地照顾老人,再苦再累,她没有向丈夫说过一句抱怨,始终把温良恭俭的一面呈现给家人。
2019年,婆母突发脑梗住院,她带着被褥住在病房,半个月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学习做各种有利于老人康复的食物,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喂进婆母口中;学习各种按摩技术,为婆母抚胸、捶背、暖手暖脚。为消除婆母的消极情绪,她经常给婆母讲有趣的事情和笑话;擦身、洗脚、修指甲、打胰岛素……赵永利样样都干,连医生都说:“能康复这么快,多亏了儿媳妇的精心照顾!真是比亲闺女都亲啊!”
扇枕温席,她是婆母眼中的贴心袄
“对待60岁以上的老人就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对待70岁、80岁以上的老人就像对待幼儿园的孩子一样……”这句话对于赵永利来说更是深有体会。和老人生活是门艺术,因为习惯不同,在一起难免就有分歧。赵永利总是把孝顺放在头里,先不让婆母生气,然后再找准时机协调。老人年轻时受苦受累拉扯子女不容易,也非常过日子,平时洗菜的水都舍不得倒掉,就端到卫生间一个涮拖布的大桶里。有一次,赵永利就对婆母说:“您洗菜的水直接倒在池子里就行了。”接着把老人家扶到卫生间里,指着大桶说:“您看,这是您端到卫生间的洗菜水,上面是一些碎菜叶,下面是带着泥巴的浑水,我能涮拖布吗?”婆母说“可不行、可不行,这么干净的大厅!” 赵永利说:“我要在大桶里涮拖布,就得倒了这桶脏水,还得用清水费力刷干净了后才能洗拖布,您看,哪样省水呀?”她就像给幼儿园孩子上课一样,让婆母眼见为实、心服口服。婆母爱聊天,每天她回家都和婆母说说话、聊聊天,在给熟睡的婆母掖好被角后,才回到书房继续工作;婆母爱听秦腔,她买了一台数码收音机,每天调好频道;在婆母眼中,她是家里的太阳,让老人感到幸福,让孩子感到温暖。
从年初到年尾,从早到晚,赵永利一刻也闲不下来,在她的手机中,有两个地方是不能让他人随意碰的,一个是闹钟,另一个是备忘录,这两样详细记录着婆母每天的吃药、就医时间和具体事项。琐碎的日常没有消耗她的耐心,在别人看来,她精明干练,事无巨细;实际上,她也近50岁了逐渐力不从心,但她更坚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亲情惜缘,孝在当下”。
无私奉献,她是同事眼中的好榜样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视老人为亲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赵永利一贯形成的品格。小区退休老党员不会下载学习强国APP,她知道后就到老党员家里帮忙下载,并细心的教其使用;楼上邻居老人深夜突然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家中老伴慌张不知所措中敲响了她家的门,她立刻将老人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联系其家人并守候在身边等老人清醒。同时她热心公益,多次前往白水县的贫困山区,送去文具、书本、衣服等爱心礼物,实现留守儿童的“微心愿”;每年前往西安特殊儿童中心,看望自闭症孩子,认购爱心灯笼……,在她的影响下,她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益服务队伍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赵永利,用孝心,爱心、真心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以敬老、爱老、助老的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