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水,为母则刚。面对家中患病的自闭儿,她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从不言苦,面对岗位工作,她事无巨细、兢兢业业,她以女性特有的勤劳、坚韧、善良,在家庭和事业中寻找平衡点,经过数年的坚持与锤炼,得到了领导及同事们的赞誉和肯定。她就是陕煤物资集团彬长分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张楠。
扎根基层,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作为一名职工,两名孩子的母亲,张楠在家庭和工作中寻找平衡点,面对每个月大量的增值税发票的开票任务,张楠主动接下重担,尤其是月底的几天里,从早到晚不间断打印发票清单的吱吱声更是成为她日常工作的交响曲。为了做好服务工作,她常奔波于往返400公里的供应商及各矿区财务人员间,核对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明细账,27号前总能将增值税发票按时送到各矿财务人员手中。从事财务工作的十年间,任何一个数字,每一笔票据她都要反复核对,仔细订正,从未出现过一笔错账。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她先后取得了初级会计师职称和中级管理会计师职称,自学完成了工商管理硕士。
用爱担当,乐观积极勇担重任
—生与死的赛跑
如果说母爱温润如水,那么在遇到困难之时,着水便会化作汪洋,用无止境的勇气和坚强,来抵抗面临的一切。18年的初夏,是张楠终身铭记的一天。
“本以为二胎应该很有经验了,没想到却出了这么多乱子!”和五年前进入手术室的场景一样,但不同的是这次当丈夫的双手离开自己时,张楠心里真的怕了,不知为什么,看着手术室的门关闭,心里不由的一阵发慌。张楠还不知道,这场手术,将是一场她和死神的赛跑。经过四个小时的抢救,大出血的张楠,带着自己的孩子,跑赢了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当被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一家人相拥喜极而泣。
—10平米的坚守
当天使离开星星,划破天际,来到了人间。带给母亲的,除了无限的温柔,还有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责任。
出生四个月之后,张楠的小儿子被确诊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很罕见恶性肿瘤,而我省对此病并无临床经验。经了解,北京的医疗水平较高,张楠满怀希望,带着孩子踏上了北上求医的漫漫路。
在北京,张楠和孩子一住就是八个月,每天挤在10平米的出租房里,奔波在出租屋和病房之两点一线间。医院床位紧张,一个小板凳、一张小盖毯便是他们娘俩在走廊里治疗的全部。每次做雾化治疗,张楠只能半蹲在地上,用纤细的胳膊撑起孩子,将他凑在短短的管子旁边,用自己的脸凑在面罩之前,将孩子的雾化口罩固定,一岁多的孩子因长期的化疗的痛苦对医疗器械十分抗拒,在怀里不停地扭动哭闹,张楠却只能强行忍痛将他死死地抱住连动也不敢动,一次就是四个多小时,每次治疗结束后因为长期坚持一个动作,她浑身如同针扎一般。
顽强的守候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经历6期化疗后,孩子和她终于结疗回家,在回程的火车上,她望着窗外闪过的片片白云,微微合上了眼睛,露出了一丝温柔的微笑。她以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坚守,帮助孩子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天使的星星
有人说:“因为孤独症的孩子都存在语言、情感、社交障碍,好像永远学不会做一个地球人,所以他们又叫做‘来自星星的孩子’”。
就在张楠以为自己和孩子终于战胜了命运之时。2020年12月25日,历经磨难的小儿子又被确诊为孤独症。
从那天起,每天天还没亮,张楠都会准时起床,一小时的路程,将孩子从咸阳送到西安的特殊机构做干预训练,之后在8点之前赶回咸阳上班。而每天让她最揪心的,是把孩子放在医疗机构后离去的时刻。因为不会表达,孩子只能扒在门框边,怯懦的探出泪汪汪的小眼睛,偷偷地看着妈妈离去。孩子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所有举动,都通过楼道中的镜子,倒映在了母亲眼中。没到走过转角,压抑的泪水总会溢满张楠的面颊。正是分开的不舍,每天中午下班,张楠都会第一时间从咸阳赶往西安接孩子回家,抓紧每分每秒和孩子互动交流。就在这样日复一日训练中,孩子从零语言、零眼神到现在能说2、3个字,再到能偶尔和人有眼神对视。看着孩子眼中日渐明亮的光芒,不管未来的路有多远多难,张楠一直满怀希望。
回馈社会,力所能及凸显美德
张楠生于矿工之家,质朴的家风一直影响着张楠。多年来,生活的磨砺和考验使张楠愈加坚强、善良、乐观,并富有公益情怀。在单位,她常常笑谈这些年的经历,既源于自我的坚持,更源于一路走来帮助过她的每一个人。“要懂得感恩才行!”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给小儿子治病期间,张楠自学了很多淋巴瘤相关知识,并将所学反馈给了社会,加入儿童淋巴瘤家长群,经常回复新患者家长的各种问题,大到术后的护理、饮食,小到如何挂号送外检等问题。
在离开北京之前,房东领来了另外一家有着一样病情的家庭来看房,那是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三口之家。在聊天中,张楠得知对方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患了一样的病,而他们从农村来,也基本花光了全部的积蓄。在离开时,张楠留下来孩子的学步车、婴儿车、洗澡盆和所有的米面油,并在枕头下偷偷地放下了一个红包,里面装着200块现金,而这是她除去回家的路费外,所有的积蓄。到了火车上,当她打开自己的包裹时却发现,河南的那家人不知何时,在里面放了煮好的4个鸡蛋以及一兜烙饼,而这些是他们不远千里从河南背来北京的口粮。而这件事,也是真正在张楠心中竖起天下大爱的根本原因。
直到现在,张楠依然在自学自闭症干预知识,并加入了孤独症家长志愿者。在短短的时间里,她先后帮助过来自河南、西藏、云南、上海等来自全国的家长,帮助这些可敬的父母建立起坚定的信念。
敬业奉献、自强自立,是身边同事赋予张楠闪亮的标签。她总是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勤奋工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工作方法,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同事,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做公司最闪亮的一颗“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