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秦安评价公司以会诊评估项目为载体,紧盯市场,不等不靠,精准施策。11月初,首个政府购买中介服务中标项目--“榆阳区煤矿安全生产会诊评估项目”迎来首轮大捷,标志着公司深化政企合作市场上迈出高质量发展道路新步伐,展现新作为。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今年7月,该公司中标榆阳区能源局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推进煤矿集中整治重点项目后,第一时间召开办公会,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技术骨干牵头的领导小组,目标一致,关键在落实。领导小组发挥总体牵引作用,细化目标节点,落实责任体系,挂图作战。从政府对接、矿井接续、人员调配、评估报告大纲、行程规划、后勤保障等六个方面逐一制定有力措施,提出“全面客观完成责任令,确保项目推进不断线”的明确要求,紧扣质量、进度两重点,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强势开局。
内外共发力,按下加速键
本次会诊评估项目共计29个,要求成立两个专家组,每组配备“3+5+3”队伍(即3名正高级工程师、5名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同时对全区煤矿开展评估工作,这就至少需要20名人员同时进矿。且每矿现场评估时间不少于5天,在连续评估的前提下,完成时间至少需要3个月,为有效解决人员和项目的接续性问题,该公司通过日常的业务联系方和专家库等渠道积极、广泛联系,聘请了在煤矿生产一线、科研教学机构等煤矿行业、安全领域方面的专家,并确保五大专业全覆盖,同时汇聚公司青年力量,保障人员供应。
“我们充分凝聚青年骨干力量和专家优势,高效率、高水准、高质量地指出煤矿企业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进一步夯实矿井安全基础,助推煤矿实现本质安全化。”公司总经理说道。
挺进主战场,激活高效能
走进一线现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潮迎面扑来。领导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青年骨干立足本岗、尽职尽责。工作小组仔细研读新标准,反复推敲报告用词;抓实现场生产设施、设备、设施运行数据,详细调查分析;强化矿方安全责任的落实,算好事故的“经济账、名誉账、自由账”,他们密切配合,狠抓提质增效,在勇毅笃行中牵引项目“高效能”前行。
3个多月的持续性驻扎,共完成评估矿井28个,深入查找安全问题3000余条,对应制定“一矿一策”指导方案3000余个,项目参与人数、历时时间、矿井数量,均属公司之最。
标准互牵引,筑牢强支撑
据悉,目前在用的评估标准是以《陕西省煤矿安全整改提升基本标准等六项煤矿安全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为依据最新修订,为公司乃至陕西省目前最新、最全面的安全检查表,内容涵盖15大节72小节。同时依托《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为补充,构建出“评估依据时间最新、评估内容章节最全,指导方案最科学”的完整评估体系。11月中旬,公司第一份会诊评估报告《千树塔煤矿安全生产会诊评估报告》通过区能源局专家评审会,通过事前把关、精确把脉,会诊评估报告定下终基调。
“十四五”已经起步,新征程已经开启,秦安评价公司将以本次榆阳区煤矿安全生产第三方会诊评估为起点,着力以“智慧”牵引高效合作、以“规范”支撑长效合作、以“精准”推进深入合作,为公司打赢“十四五”市场攻坚战添能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