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榆通公司:秋塬上的茱萸香
作者:赵百盛        发布时间:2025-10-29        点击率:26        分享到:
语音播放:

记忆中关中的重阳,总裹着一股子塬上的秋意。晨雾还没散透,塬边的白杨树就把影子拉得老长,像极了村口老人们佝偻的脊背。风里飘着两种香,一种是田埂上野菊花的清苦,另一种,是邻家烟囱里飘出的甜 —— 那是蒸花糕的味道。

母亲天不亮就起来发面。关中的花糕讲究 “层层高”,玉米面打底,中间夹着红枣与红豆,最顶上要捏出小兔子、小元宝的模样。蒸笼冒起白雾时,她会从院角的茱萸丛里掐几枝,红玛瑙似的果子缀在枝头,往门框上一插,满院都是清冽的气息。“插茱萸,避灾祸。” 她一边擦汗一边说,指尖还沾着面粉,像落了层霜。

村里的老人们早早就聚在老槐树下。李爷爷背着竹篓,里面装着刚摘的软枣,见了我就往手里塞,甜得能粘住牙。王奶奶戴着新缝的布帽,帽檐上绣着菊花,说是女儿从西安捎来的。他们聊着今年的收成,说玉米棒子比去年粗了一圈,又叹谁家的孙子在外地,重阳节回不来。说话间,有人端来刚熬好的菊花茶,玻璃杯里浮着金黄的花瓣,喝一口,暖到心口。

午后的太阳斜斜地照在塬上,我跟着父亲去登高。坡不算陡,路边的酸枣树红得耀眼。父亲说,他小时候跟着爷爷登高,会在山顶放风筝,线要放得老长,说是能把晦气放走。如今山顶修了观景台,几个年轻人正拿着手机拍照,老人们则坐在石凳上晒太阳,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幅淡墨画。

傍晚回家时,花糕已经蒸好。母亲切了一大块给我,红枣的甜、玉米面的香,混着茱萸的清味,在嘴里散开。院门外,暮色渐浓,远处的窑洞亮起了灯,像星星落在塬上。关中的重阳没有江南的精致,却有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厚重 —— 就像老人们脸上的皱纹,藏着岁月的温柔,也藏着日子的香甜。

微信图片_2025-10-29_095512_204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