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榆树人生
作者:杨忠烽        发布时间:2022-03-22        点击率:221        分享到:
语音播放:

那年,我们一家四口刚搬进阳川的新窑,家徒四壁。父亲沉思了良久,说道:“载两棵榆树吧,给家里添点生机。”

栽树那天,左邻右舍嘲笑不已,说是载成果树或梨树,过上三五年就能结果,载成杨树或柳树,过上十来年就能成材,可要是载成榆树,不仅难活,就算活了也成不了材。父亲却憨厚地说:“榆树好啊,榆树实在。”引得众邻一起奚落:“你真是个榆木疙瘩!”

说来也怪,都说榆树难载,可在父亲的精心栽培下,两棵榆树苗竟然如沐春风,没几年功夫就长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父亲也常津津乐道,自诩命里有水。可我隐约觉得,在那两棵榆树身上,似乎承载着某种深深的寄托。就这样,伴随着风风雨雨,两棵小树苗也在一天天长大。

有一天,榆树的枝头上突然吐出了层层叠叠的榆钱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肺。看到小榆树总算熬到了开花结果,全家人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捋下一把榆钱就往嘴里塞,吃得比肉都香。最后,母亲还把榆钱做成了榆钱饭,并且告诉我们不要小看榆钱,榆钱最能眷恋穷人。原来,每当青黄不接之时,榆钱总能如约而至,救人一命。听到这里,我顿时对榆树肃然起敬。

也许是感念知遇之恩,这两棵小榆树真的是非常争气。尽管出身贫寒,但是小榆树从未停止成长,并且越长越出众。对此,乡亲们也都惊诧不已,时常打听原由。父亲只好搪塞道:“我也没咋培养过啊?不过,听说这种榆树唤作五丈榆,苗子确实好。”

后来,我和哥哥外出读书,与父母聚少离多,只有那两棵榆树不知疲倦地日夜陪伴在父母身边。直到那时,我才幡然醒悟。或许,那两棵榆树的根不光是扎进了家乡的热土,还深深地扎进了父母的心田。有了榆树的守候,家园才会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完整、更加温暖。

大概是树大招风的缘故,看到两棵榆树一路顺风顺水,茁壮成长,有些邻居终于不再淡定,纷纷抱怨起来。有人说,树枝掉进了他家的地界,弄得他家糟糕透顶;有人说,树叶遮住了他家的阳光,搞得他家暗无天日;还有人说,树根破坏了他家的风水,害得他家水深火热。总之,那两棵榆树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大家的眼中钉。乡亲们诉苦的诉苦,声讨的声讨,令父母寝食难安。

再后来,父母跟随我们离开了家乡,而那两棵榆树也就成了二老心中永远的牵挂。好在父亲隔几年就回一趟老家。只是,每次从老家回来,父亲都是悲喜交加,喜的是两棵榆树长得更加高大了,悲的是邻居们的抱怨也在变本加厉了,这让他们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次,父亲从老家回来,一脸茫然。原来,其中的一棵榆树突然死亡了。几年后,另一棵榆树也莫名死亡。每当我问起死因,父母总是唉声叹气,不愿多说。事已至此,父母想找人伐树,却因树大难伐,不能如愿,可按照乡俗,死树绝不能留。于是,伐也不是,留也不是,这让本就伤心的父母再次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跟随父亲回到了阔别数载的老家。一看到那两棵榆树,我的心情再也难以平静。原来,那两棵小榆树早已长成了几十米高的参天大树,而树干却似一根光秃秃的电线杆,从头到脚没有半块树皮。即便如此,两棵榆树仍旧挺着铮铮铁骨,纹丝不动地守护着家园。父亲说要多呆几天,让我暂且回去。我只好强颜欢笑,急匆匆地迈开了步伐,因为耳边再次传来了抱怨声,这让身处六月天的我心头一冷,半刻也无法停留。

几天后,父亲告诉我,几经周折,总算把两棵榆树砍伐了,伐下的一切也都送人了,言语之间,尽是委屈和无奈。临行前,莫名其妙地下起了雨,仿佛要洗净这个世界。看着父亲依依不舍的样子,我瞬间明白过来,那两棵榆树的根肯定还留恋着这片故土,只是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回想两棵榆树的一生,何其悲壮?人生境遇,也常如此。倘若真有来生,我情愿让自己化作一棵愚不可及的榆树,哪怕经历再大的风雨,饱受再多的摧残,也要挺直腰板活出自己的风采,至死不渝。

1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