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是物资集团彬长分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她时刻牢记使命和担当,面对工作中领导交给的艰巨任务,她坚决攻克;面对家中患病的自闭儿,她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从不言苦。她以女性特有的勤劳、坚韧、善良,不断锤炼过硬的业务本领,数年来的拼搏和坚持,得到了领导及同事们的赞誉和肯定。
扎根基层,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作为一名职工,两名孩子的母亲,张楠在家庭和工作中寻找平衡点,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全方位地充实自己,先后取得了初级会计师职称和中级管理会计师职称,自学完成了工商管理硕士。2012年,陕煤集团体制改革成立新的物资分公司。财务体系的变更、各项制度的重新修订,原有供应机制的整理划分成立摆在她面前。为了使公司的财务工作与集团全面接轨,她先后负责组织修订企业《财务核算基础管理规定》《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等财务管理和内控会计制度20项。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公司的经营现状提出客观分析,为上级决策提供了依据,提出将物流配送部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组织编制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方案及业务结算流程,为推动公司收益再提升贡献价值。每到月底分公司集中开发票时,她几乎都把办公室当成了卧室,核对出入库、计算税额、打印发票及清单,每天工作量大而繁琐,腰酸背疼,更是家常便饭。十几年来她就是这样一直默默无闻地为公司发展辛勤工作着,奉献着。
用爱担当,乐观积极勇担重任
——生与死的赛跑
如果说母爱温润如水,那么在遇到困难之时,着水便会化作汪洋,用无止境的勇气和坚强,来抵抗面临的一切。
18年的初夏,是张楠终身铭记的一天,那天,人世间所有的伤痛与快乐交织,绘制成了一副血与爱的画卷。
“本来以为二胎应该已经有经验了,没想到却出了这么多乱子!”和五年前进入手术室的场景一样,但不同的是这次当丈夫的双手离开自己时,张楠心里真的怕了,不知为什么,看着手术室的门关闭,心里不由的一阵发慌。张楠还不知道,这场手术,将是一场她和死神的赛跑。经过四个小时的抢救,大出血的张楠,带着自己的孩子,跑赢了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当被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一家人相拥喜极而泣。
——10平米的坚守
当天使离开星星,划破天际,来到了人间。带给母亲的,除了无限的温柔,还有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责任。
出生四个月之后,张楠的小儿子被确诊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很罕见恶性肿瘤,而我省对此病并无临床经验。经了解,北京的医疗水平较高,张楠满怀希望,带着孩子踏上了北上求医的漫漫路。
在北京,张楠和孩子一住就是八个月,每天挤在10平米的出租房里,奔波在出租屋和病房之两点一线间。看着孩子因为化疗,经历的呕吐、脱发、扎针、输血、感染、过敏一切痛苦。每晚看着孩子入睡后微皱的眉头,张楠的心中便如同刀割一般,滴滴的落着鲜血。但她却不能软弱,因为孩子的身后只有自己,所以她只能告诉自己要坚强,为自己,也为孩子。还好,瘦弱的肩膀扛下了这座大山,顽强的守候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经历6期化疗后,孩子和她终于结疗回家。在回程的火车上,她望着窗外闪过的片片白云,将头轻轻的靠在窗户上,在6月的暖阳中,微微合上了眼睛,露出了一丝温柔的微笑。
——天使的星星
有人说:“因为孤独症的孩子都存在语言、情感、社交障碍,好像永远学不会做一个地球人,所以他们又叫做‘来自星星的孩子’”。
就在张楠以为自己和孩子终于战胜了命运之时。2020年12月25日,历经磨难的小儿子又被确诊为孤独症。
从那天起,每天天还没亮,张楠都会准时起床,一小时的路程,将孩子从咸阳送到西安的特殊机构做干预训练,之后,在踏着清晨的朝阳,在8点之前赶回咸阳上班。而让张楠每天都受不了的,就是把孩子放在医疗机构后,离去的样子。因为不会表达,孩子只能扒在门框边,怯懦的探出半个头,偷偷地看着妈妈离去。孩子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所有举动,都通过楼道中的镜子,倒映在了母亲眼中。没到走过转角,压抑的泪水总会溢满张楠的面颊。正是分开的不舍,每天中午下班,张楠都会第一时间从咸阳赶往西安接孩子回家,这是张楠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回到家后,张楠总是抓紧每分每秒和孩子互动交流。就在这样日复一日训练中,孩子从零语言、零眼神到现在能说2、3个字,再到能偶尔和人有眼神对视。看着孩子眼中日渐明亮的光芒,不管未来的路有多远多难,张楠一直满怀希望,从不放弃。
还记得那是孩子第一次开口叫妈妈。那天4月的春风如往昔般和煦,为了让孩子多和外界接触,张楠的父母在去参加婚宴时,带上了他们的小孙儿。当张楠终于到家时,打开门迎接自己的不是别人,这个人正是她的儿子,对于“孤独症”患者而言,有一个强化物是最重要的存在,而这个东西往往是患者最喜欢的东西。那天晚上,当张楠打开门时,看到孩子将手中的糖高高举起,仰起头用带着欣喜、害怕、担心的目光看着她,说着:“妈妈,糖。”瞬间,她泪如雨下。
回馈社会,力所能及凸显美德
张楠生于矿工之家,质朴的家风一直影响着张楠。多年来,生活的磨砺和考验使张楠愈加坚强、善良、乐观,并富有公益情怀。在单位,她常常笑谈这些年的经历,既源于自我的坚持,更源于一路走来帮助过她的每一个人。“要懂得感恩才行!”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记得有一次她偶然看到网上一篇关于拯救月熊活动的文章,第二天便二话不说拿钱捐给了动物救助站。在朋友圈遇到众筹,她也会十块、二十块的献献爱心。因为她体会过生活的不易和艰辛,看不得他人的苦难。
给小儿子治病期间,张楠自学了很多淋巴瘤相关知识,并将所学反馈给了社会,加入儿童淋巴瘤家长群,经常回复新患者家长的各种问题,大到术后的护理、饮食,小到如何挂号送外检等问题。
在离开北京之前,房东领来了另外一家有着一样病情的家庭来看房,那是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三口之家。在聊天中,张楠得知对方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患了一样的病,而他们从农村来,也基本花光了全部的积蓄。在离开时,张楠留下来孩子的学步车、婴儿车、洗澡盆和所有的米面油,并在枕头下偷偷地放下了一个红包,里面装着200块现金,而这是她除去回家的路费外,所有的积蓄。到了火车上,当她打开自己的包裹时却发现,河南的那家人,不知何时,在里面放了煮好的4个鸡蛋以及一兜烙饼,而这些是他们不远千里从河南背来北京的口粮。而这件事,也是真正在张楠心中竖起天下大爱的根本原因。
直到现在,张楠依然在自学自闭症干预知识,并加入了孤独症家长志愿者。在短短的时间里,她先后帮助过来自河南、西藏、云南、上海等来自全国的家长,帮助这些可敬的父母建立起坚定的信念。
敬业奉献、自强自立,是身边同事赋予张楠闪亮的标签,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陕煤人,她总是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勤奋工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工作方法,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同事,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做公司最闪亮的一颗“螺丝钉”。这就是陕煤人的敬业奉献,这就是一名母亲的无私的爱,这就是纵然前方荆棘遍布,她依然微笑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