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三不”品质赢智慧人生
作者:展英        发布时间:2021-09-16        点击率:484        分享到:
语音播放:

《道德经》中讲:“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战胜别人的人只能说是有力量,而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强大。我认为,战胜自己,三种品质不可缺少。

遇事不怒。古语有云:“智慧人忍气含怒。”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无法控制,那他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想必都知道张飞之死,经过我就不在此赘述,不知细节的人还可以再翻看一下原著,但张飞之死,的确给脾气暴躁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这是不争的事实。若遇事易怒,脾气暴躁,不能自我克制,保持理智,极易招惹灾祸,使自己陷入不幸。近些年,网络中报道的类似事件典型者不乏其人,或害人害己,或自食其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如今,亲子教育方方面面的话题也很多,有不少父母因辅导孩子暴怒致心脏病发作等类似的报道,且不说真假,单就方式方法来说,的确很不可取,解决不了问题不说,还搭上了健康,致使亲子关系紧张,好处没有一样,弊端暴露一大堆。因而,遇事不怒,冷静思考,保持理智,才是最好的修行。

对错不辩。《道德经》中又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意思是善良、有能力的人从不屑于与别人争辩,那些爱与别人辩论的人大都不会有多大能力。对于福祸,我们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莫过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恐怕就是懂得,事事不必非得辩出对错,不懂你的人,解释再多,也换不来理解,辩解再多,也求不来认同。面对他人的误解和指责,与其争辩,不如沉默。庄子曰:大辩不辩。如果你错了,多说无益;如果你没错,事实自然水落石出。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吧:和别人争论之后,事后觉得自己没发挥好,更是懊悔不已。一次争吵,两次伤害,白白做了一些无谓的消耗。真是得不偿失。真心欣赏企业家马斯克说的这句话“我现在不和人争吵了,因为每个人只能在他的认知水准上去思考。以后有人说二加二等于十,我会说你真厉害,你完全正确!”这也让我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孔子与弟子颜回“三七二十一”的故事,孔子的这种精神就是宽容他人的典型。明知是对方无理,或者是对方错了,却不争不斗反而认输,虽然自己吃点小亏,但使别人不受大损。这种宽容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不轻易争辩,是处事的智慧,更是做人的格局。

输赢不争。听过一句话说,别人尊重你,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因为他很优秀。我深以为然。等到经历人世风雨,我们才会知道在琐碎的日子里,比起争输赢,尊重才能让一段关系更为长久。有不少人羡慕历史文人的举案齐眉,殊不知所谓举案齐眉的动人故事,不过是两个人相互包容,在平淡流年中缔造的温馨光景。我曾无意间浏览过“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与妻子张允和的小故事,他们一个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一个是家境优渥的大家闺秀,如此身份背景不同的两个人,在生活中从不争高下。要问他们幸福婚姻长久的秘诀,大抵就是琐碎光阴中的妥协与尊重。面对得失,很多人争来争去,结果得不到好结果。而那些不争的人,往往却能有意外收获,这一点,安徽桐城 “六尺巷”的故事,最是典范。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邬先生给四爷讲的那个老爷子家产钥匙归属的故事让人幡然醒悟,原来不争才是人生至境。人活到一定年岁,终会发现,世事纷纷扰扰,学会不争,乃是一生的修行。

三种品质伴你在人生全场赢得内心安然,一生无恙,这,何尝不是最大的胜利呢?我们总想跑赢人生,其实关键在于跑赢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杨绛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

3FB14FE27173E67C3663542816F2AE7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