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高峰期打车总能听到司机师傅的微信群里实时进行路况播报,“东三环行驶缓慢,拥堵严重、北二环文景立交处有交通事故,拥堵严重……”通常司机师傅会听取信息,如果有特殊情况也会在里面分享。但是今天这位师傅的举动让我不由自主“比心”。
正在认真的进行智能答题,突然听到司机师傅的手机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南郊某地有一货车侧翻,占用一个车道,请司机师傅择路绕行”。当时脑中闪念,南郊,不影响,继续学习。遇到红灯,师傅拿起手机操着地道的老陕话说到“谢谢路况,北郊不堵”。我顿时愣住了……八个字的回复,既是对那位播报路况师傅的回应,更是一种行业间的“关爱”。群里的师傅成百上千都是潜水状态,能够说一声谢谢的少之甚少。
望向窗外,自己工作的片段就像电影情节一样在脑中快闪。“喂,您好!(语气温和)”,那边:绿化的保证金怎么还不退,我们都没中标拿我们钱干嘛?“您好,保证金需要在项目结束后才能退还,这个和您是否中标没有关系。”那边:我不管,你们公司规定咋那么多,还有我们的发票咋还没开,都多长时间了,你们XX……“请您说话放尊重点……随便您,爱去哪投诉就去哪”啪,挂掉了电话(怒火中烧)。
突然,阳光刺的我睁不开眼。“师傅,您开出租多久了?”“几十年了,这开车呀就跟过日子一样,越开越明白。”“什么意思呀?”“你看,我现在开车能让的车都让了,在你们看来出租、公交都厉害,能挤就挤,其实那都是新手都是年轻人。我们都不了,没啥意思,瓷了碰了谁都不舒服,何必呢。啥都是相互的,没有啥大不了的……”
是呀,凡事都是相互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重在自己是如何做的。转念一想,如果在投标人打电话时我能够在耐心听取了情况之后,第一时间先安抚他们的情绪,然后再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他们解释事情的原委。他们没有办法站在我们工作的立场上去理解我们的困难。就比如我们永远看不懂医生写的字,更多的只是不得不去接受。
“让世界充满爱”,不如先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关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它们是会互相牵绊互相影响的。特别是在工作中,我们也好,投标人也好,其实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将工作做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多一些耐心,也许对方的语气就会有所舒缓;如果能够多一些理解,也许就能换来对方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如果能够多一些微笑,我相信,对方定能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