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散文作品:我们不一样
作者:李静        发布时间:2018-11-19        点击率:575        分享到:
语音播放:

    最近,我们对孩子的房间进行了一次升级改造,从壁纸和家具的选择到房间的布局安排,六岁的儿子全程参与并掌握了大部分决定权。看到自己的要求一一得到满足,兴奋之余,儿子问我:“妈妈,你小时候的房间是什么样的啊?”,当我告诉他我小时候不仅没有自己房间,就连自己的床都没有时,儿子安静了片刻,一脸认真冒出了一句话:“原来,我们不一样啊。”
    是啊,我与儿子相差的时间,正是处于祖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四十年,也是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从提出到试点再到全面实施的四十年。身为“80”后的我们,不同于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代,因为我们出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80”后特有的幸福感,正是来源于与改革开放的祖国共同成长,在自身感受着变化的同时,我也会同父辈和新生代们进行比较,不得不说,三代人的生活,我们真的不一样。
      80后的我,从小没有受过苦,不像父母那样经历过特殊年代,也感受不到计划经济下的拮据,更理解不了上一代人生活的单调。小时候听过最多的长辈的感慨就是“你们真幸福,我像你那么大时……”而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能让长辈如此的羡慕和感慨,与“改革开放”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我懵懂无知的童年时期,“改革开放”四个字是街头墙面上的宣传标语,是广播中常听到的新闻词汇,也是我爷爷口中最为感慨的话语。那时候,走的最多的路是上学路,从家门口出发,沿着村子内部,经过土坡、水沟、田地到达学校;每到冬天,爷爷往往早起将烧好的碳放进当时的取暖神器---怀炉,再装进毛线套里,看着我将怀炉挂在脖子上,捂在手心里,爷爷感慨的说“改革开放后就是不一样了,头几年,这个时候我都早起去挣工分了”。
    在我懂事以来的少年时期,“改革开放”这四个字,在我的脑海中,从书本中必背知识点,逐渐变得形象、丰富、立体起来。首先,家里迎来了重量级的成员----21寸的“熊猫牌”彩电,我再也不用去隔壁邻居家看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一放学,伙伴们都争先恐后的往我们家跑。从那时起,我们告别了黑白时代,迎来了彩色的世界。我们也有了自行车,每天能够飞快的上下学。那时候,走的最远的路,是跟随父母去北京旅游,在“况且、况且”声音中走了一天半,看着外面的风景,父亲感慨的说“改革开放后就是不一样了,铁路提速,以前啊还不得准备几天的干粮”。
    在一直成长的青年时期,“改革开放”这四个字,让我在日益强大的祖国羽翼下享受着生活变化。进入大学,公共电话、小灵通、翻盖机、智能机,和家人的联系从书信传情到全息通话;走进工作岗位,打字机、传真机、扫描机,从楼上楼下跑不停歇的传送文件,到如今“手指轻轻一点,工作轻松搞定”的OA办公系统,我们无时无刻的感受变迁。现在啊,走的最多的路是上班路,但最想走的路是回乡路。前段时间,回家给母亲过生日,出了机场,看着蹦蹦跳跳欢脱的儿子,想起过往大包小箱、辗转颠簸的回乡路,不禁感慨“我们真是不一样,我折纸飞机、你坐大飞机”。
    回首过去,才知道已经走出了多远。
    四十年春秋,承载了几代人民的风雨磨砺;
    四十年巨变,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强国梦想。
    从单调简朴的麻布素衣,到彰显个性的时尚潮流;
    从粗茶淡饭的温饱足食,到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
    从老城深巷的青砖瓦房,到繁华街头的流光溢彩;
    从熙熙攘攘的绿皮火车,到屡创纪录的高铁传奇。
    四十年,变化的是衣食住行,不变的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