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儿子已经六岁了,从呱呱坠地到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自立。每次回想,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生活中,我从不吝啬对他直接表达爱,但同时我也会给他制定一些规则,从小让他严格执行。比如:吃饭时,不许玩耍、不看电视、少讲话;晚上按时睡觉;有人休息时,不能大声喧哗等……一个人能管住自己就赢得了全部,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引导孩子自律。早晨起床哭着说不上幼儿园时,我会告诉他:“生活中不是每件事情都是你喜欢做的,但是有些事请,即使你不喜欢,你也必须去做,比如上幼儿园,因为不上幼儿园,你就上不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了”,这些话,儿子似懂非懂,总会若有所思的想一想,然后愉快的起床,起床气也会消失殆尽。
平时里,我们家很少看电视,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会陪着儿子一块看书、做游戏、学画画等等。儿子的书,种类繁多,从他几个月大训练视力的黑白、彩色图,到如今的各类绘本。每次,都是让他自己挑选书,我们给他边讲故事边提问,或者让儿子扮成老师讲给我们听,我会夸赞性地问他:“你怎么这么聪明啊?”儿子也会无比自豪地说:“因为我看的书多”。有时,他与别的小朋友起了争执,急的直接大声哭起来,我会耐心给他说哭解决不了问题,你要什么就大声说出来,告诉妈妈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我来评判,这时儿子都会主动停止哭泣,我借机给他讲道理,让他明白解决问题有很多方法,哭不是一个男子汉的担当,儿子因此明白了许多道理。
莫言曾经说过: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用心,一样能成为好父母。做父母的都该明白,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但是,不是坐在孩子身边、或者和孩子共处一室就是陪伴,也不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次数多就是用心陪伴,陪伴孩子应该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总感觉孩子成长的太快,似乎是晚上一觉醒来,他就懂了很多事情,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稍不关注,他就学习了一些新的词句。于是,迫切的感到:成长,不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事情。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比我们成人要快,他们如同一张白纸,待渲染美好的图画,未来的蓝图有无限的可能。但是作为成人,我们的眼光和思维已趋于固化,我们能做的,是给孩子正确的指引和好的生活习惯,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
做走心的父母,用心的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家庭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