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也一直享有“礼仪之邦”的赞誉。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在《论语》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没有礼貌,就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可见,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我们时代飞速进步的今天,礼貌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礼貌很多时候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涵养以及家教。
我身边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用成绩和各式各样的培训班来衡量是否优秀,注重知识的累计和能力的提升,却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素质文明。而对于我来说无论一个人有多高的成就,不如教她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曾经有一个人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场合跟什么样的人说话,又或者有些时候记不得别人的称呼,试着用“你好”作为开场白,用“谢谢”作为结束语。这句话对我影响至今,我遇见过刻薄的人,在一句你好之后态度就会有所缓和,事情也得到了解决。
大家都可能去基层办事窗口办理过各种业务,是不是无缘无故遭遇过办事人员恶劣的态度?他们可能因为工作的反复和冗杂或者和其他办事人不愉快的对接等各种原因导致在你身上有一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感觉,双方稍不注意就会起冲突,但如果你非常礼貌客气的跟他们交流,是不是也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呢?有次去交警队处理违章,排在我前面的一位男子因为提供的东西不足又不想来第二次和工作人员发生了口角,最后男子拿了自己的东西扬长而去,男子一走下一个就轮到我了,看着工作人员一脸不悦的样子,心里七上八下,不知我们之间会不会出现什么“状况”,我走上前微笑着对工作人员说:“你好,麻烦你帮我处理一下违章。”她看了我一眼然后接过递上去的证件,在电脑上操作了一通后把证件递给我说:“好了。”我看她面色柔和了许多,“谢谢,麻烦你了。”她听到我这么说脸上带了一丝笑意回了一句“不谢”。
走出办事大厅我回想了刚才遇到的事情,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当你微笑着对别人的时候,一定会有人用同样的微笑去回应你的礼貌。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自己待人、处事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作为服务行业的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标准,它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良好形象,更是体现了我们自身的修养。
责编:宁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