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北地区持续迎来强降水、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榆通公司结合百日安全活动要求,以“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为主线,聚焦雨季三防、隐患排查、物资装卸等重点场景,通过精密部署、检查通报、强化学习等方式,全方位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精心部署,筑牢“安全堤”
面对各驻供应矿站点多、线长、面广等难题,坚持“防”字当头、“备”字为要,提前谋划、精准发力,强化现场管控。安全环保部牵头对各站库的排水系统、雨水井、承重墙、供电线路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对露天场地存放的物资防风防雨措施进行重点检查。制定“一点一策”防控措施,提前规划库区低洼地带积水、库房漏雨等问题处置流程,确保“风险想在前、预案做在前、工作干在前”。针对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要求立行立改,确保隐患整改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不留隐患。
隐患排查,拧紧“安全阀”
围绕“人人讲安全、全员抓落实、履责控风险、奋力保安全”百日安全行动主题,深入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强化过程管理。每月由安全环保部牵头对各站库的标准化管理、高风险作业及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通报,持续优化安全生产通报制度,推动通报内容从以往对各站库进行简单的绩效考核,转向聚焦隐患整改和风险防控,将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典型隐患“晒”在明处,实现隐患“共享”,推动全公司共同剖析共性隐患、预警系统风险,倒逼各方责任落实,形成举一反三、源头治理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通报一处、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整改一类”的治理效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水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安全环保部印发情况通报5期,根据重点时段特点,从58条发现问题中筛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隐患,深入剖析、集中通报,切实发挥问题导向作用。
紧盯现场,绷紧“安全弦”
紧盯起吊装卸、现场施工、标准化整理等风险作业,强化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的培训,加强《特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制度的学习,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对该隐患的辨识、排查能力,全面掌握各项安全操作法律法规,确保所有人都“知风险、明责任、会操作、能应急”。同时将外包单位及作业人员纳入统一管理,在签订吊装、维修改造等项目合同时,同步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在两会、节假日等重要时期,对动火、吊装、配送等高风险作业实行“提级管控”,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审批、安全措施交底、现场安全监护等措施,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