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把写稿子当任务,现在不这么想了,带着新思路回去多练笔……” “知道怎么写、怎么拍、怎么提高舆情意识了,收获真的很大……”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9月19日至20日,陕煤物资集团举办2024年新闻宣传培训班,参训学员有老有新但都有收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理论·笔尖“灵动”
新闻写作实践课堂上,《工人日报》年轻的祝盼老师结合媒体一线经历,分享了自己从采到写、从立意到创新的工作心得。结合前不久采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焦悦峰的采写经历,分享了《“懒人”焦悦峰》《医院对面的“家”》《当那扇“门”被打开》等精品报道的写作历程,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故事细节、赢得受访对象的信息,就要有更走心的采访。同时,把新闻与宣传、探寻价值、消息与通讯写作三者以鸿沟、生命、骨肉这样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消息通讯写作实务,进一步强化了参培人员的新闻写作技巧与能力。学员们边听课边做笔记,并就宣传中的堵点、盲点、难点、积极请教,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而高涨。
引导·思想“灵犀”
为增强新形势下全体职工的舆论意识,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培训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徐婧教授,专题讲授大数据背景下政企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培训中,徐老师以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深入剖析大数据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大数据时代如何应对媒体以及如何认知舆情。此次培训内容既有严密的理论分析,又有生动的案例支持,使学员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大数据背景下应对舆情的基本思路和应对技巧,有效提升了学员们的舆情应急应对能力和防范化解重大舆情风险隐患意识。参训学员们表示,本次培训“颠覆”了大家对意识形态的看法,老师结合当下“热点”话题,以丰富详实的案例和实践经验,生动解析了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进行舆情风险化解,有效提升了学员们应对舆情问题的处置能力水平,对公司持续夯实筑牢守好舆论阵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采风·捕捉“灵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9月20日上午,参训学员集体前往汉城湖采风,并邀请《三秦都市报》资深摄影记者王晓峰老师为学员们开展摄影快速入门、短视频剪辑等主题培训。王老师从摄影基础理论、拍摄性能辨别、摄影参数调整、拍摄技巧等方面,结合自己多年经验和优秀作品,和大家分享了光圈、景深、人像模式、构图等功能所需要注意的要点。学员们通过实训,实操实练地跳出书本,拿起相机、手机,选景取材拍摄剪辑配音频,在专业“大咖”指导下,互相交流探讨,积极踊跃展现课堂学习成果。在点评环节,王老师从取景选题、构图布局、色彩质感、光影景深等方面逐一对学员们的摄影作品进行点评与指导,并对上报的作品进行了评奖。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共同参观了北关办公区域企业文化、廉洁文化展厅,解读了《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新闻宣传工作考核办法》。
一直以来,物资集团把新闻宣传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在“写”上下功夫,在“拍”上找感觉,在“剪”上提实力,用“好嗓子”讲好物资好故事,为物资集团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奋进力量。
充实的学习时光一闪而过,培训班虽然结束了,但心怀热爱的宣传经验丰富班主任和活力满满、心气十足的通讯员们仍激动不已。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她们的感悟心得。
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班主任 王琦
“从通讯员熬成班主任,终于懂了那些年、那些个班主任老师难以自抑、‘为了你好’的表达欲。哈哈,别拦我,让我说两句!”公司工会副主席、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此次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的带班班主任王琦说道。
使命感+成就感=利他+利己
在企业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同事多半是兼职,本职工作一点不能落,宣传任务一样不能少。靠稿费当内驱?杯水车薪脑细胞更值钱;靠“出名”当内驱?年轻人不在乎功名利禄那一套。别说,这活儿没点使命感还真干不好!唯靠“我有一支笔我不写他谁写他,他干的这么好;我不吆喝谁吆喝,公司好了我更好”的热情,舍我其谁“利他”、先苦后甜“利己”,用使命感换来一次次冥思苦想、字字斟酌、痛并快乐后的成就感!我懂你的苦,但咱搞新闻宣传的就是要有点Passion(激情)!
采新闻+搞宣传=代言+发言
《工人日报》的祝盼老师在授课中说:“‘新闻’是把你想知道的信息告诉你,‘宣传’是把我想表达的传递给你”。而我们,就是通过采写新闻推介企业的企业“代言人”;就是通过广泛宣传正向引导的政令企令“发言人”;又是将两者合二为一,树形象、赢美誉、凝人心、聚合力的“架桥人”。平凡岗位小角色,意义非凡很关键!这样看来,对咱搞新闻宣传的还是要有点Respect(尊重)!
重策划+有创意=上稿+爆款
为自己打满“鸡血”之后,聊点术业干货。物资集团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已经连续举办11年,通讯员们一茬茬、一批批、一带一,采写基本功基本不在话下,宣传基本面基本已经稳固,但“基本”之上的好新闻还是太少。咋办?策划!别把写稿纯当任务,要找好角度、挖掘价值、设计框架、厘清逻辑、采访了解、起好标题、斟酌文字,必要情况下分步骤、有层次的设计系列报道;创新!别让稿件千篇一律,尝试用抢眼、新颖或更有趣、有网感的标题吸引读者,用有故事感、有数据案例、有血有肉的内容牵引读者,用更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更精准简短的文字、更适配巧妙的图片去增加适读性.....所以要上稿、出爆款,咱搞新闻宣传的还得多有点Idea(创意)!
常留心+肯较真=成长+进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话说的一点没错。记得我的一位前辈总是在编稿、审稿时不辞辛苦、“大费周折”地找来基层通讯员、事件当事人、业务负责人....的电话采访了解情况,会把每一个说的不太明白的事儿弄清楚写明白。这件事儿影响我很久,对新闻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也是那时候潜移默化养成的。好新闻靠留心发现,更靠一份职业素养的坚持和较真儿。在深耕内容处和读者一同学习宏观、在推敲细节处带读者一起了解微观,成就稿件、成长自我,日复一日的坚持,收获共同的进步。最后最想说的话是,希望咱搞新闻宣传的要Keep it up(坚持下去)!
榆通公司学员 刘帅
9月19日到9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物资集团2024年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开启了一场“蓄能之旅”,整个过程对我来说既是启蒙,又是提高,使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了新闻宣传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连接企业与外界的桥梁,新闻宣传不仅传递着企业的最新动态和成果,更在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增强社会影响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培训,我更加明确了新闻宣传工作的战略定位和价值所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这一领域不断深耕的决心。
其次,我在培训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新闻写作技巧。新闻写作不同于其他文体,它要求语言简洁明了、信息准确全面、结构清晰合理。在培训中,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剖析讲解,让我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和技巧。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捕捉新闻点、撰写吸引人的标题、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报道内容等。
此外,我还学到了如何拍摄新闻照片和视频。在新闻宣传中,图片和视频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新闻现场、传递新闻信息。通过培训,我了解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如何运用光线和构图等技巧来拍摄出高质量的新闻照片和视频。这些技能将使我能够更好地捕捉新闻瞬间、记录新闻事实。
“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行而能致远”, 这次培训不仅改变了我固有的写作模式,还让我学到了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我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结合实际工作,主动挖掘身边的新闻素材,用自己的文笔记录身边的事,为公司的新闻宣传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将继续学习、不断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为公司发出更多、更好的声音。
大连秦滨公司学员 支健丞
2024年9月19日,物资集团组织的新闻宣传工作培训为我在新闻宣传的道路上明确了探索方向。
《工人日报》的祝盼以《企业消息、新闻写作实务 - 慧眼发掘 “宝藏新闻” 妙笔书写 “故事人生”》为题,展开了一场知识的盛宴。通过他的讲解,我明白了新闻宣传绝非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肩负着展现企业形象、记录时代脉动的重大使命。新闻写作方法的传授,让我懂得如何以敏锐之眼去探寻新闻点,从看似平常的工作场景中挖掘出 “宝藏新闻”。培养新闻思维,意味着要善于从点滴细节入手,以点带面地呈现企业的宏大画卷。探寻新闻价值、构建合理框架与顺序,更是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只有如此,才能书写出精彩的 “故事人生”。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徐婧带来的《大数据背景下政企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开启了我对舆情处置的新认知。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舆情的力量如汹涌浪潮,不可忽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洞察力,及时察觉潜在的舆情风险,以恰当的策略与技巧进行应对。正确引导舆论,不仅能维护企业的声誉,更是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
此次培训,让我对新闻宣传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悟与全新的收获。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新闻写作水平。用手中之笔,生动地记录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传播企业的正能量与价值观。同时,密切关注舆情动态,以智慧和勇气应对各种挑战,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新闻宣传工作,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企业与外界。它是企业形象的展示窗口,也是时代精神的传递使者。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在新闻宣传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为企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企业的故事在新闻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重庆秦嘉公司学员 李青松
9月19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2024年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培训期间,行程安排紧凑,课程设计丰富,贴合工作实际,让人学有所获、受益匪浅。开班仪式上,集团领导要求我们:练好“四力”,分别是“脚力” “眼力” “脑力”和“笔力”,按照这四点要求,我感悟:
一是练好“脚力”,迈开步子向前走。
“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增强脚力上下功夫。新闻宣传工作要大胆的迈开步子往前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心灵与意志的磨砺。
二是增强“眼力”,洞若观火细心看。
“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增强眼力上花力气。增强“眼力”,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认知,做出正确判断的重要能力。这不仅是对敏锐度的提升,更是对新闻本质洞察力的训练。
三是强化“脑力”,深入思考多反思。
探理索隐悟真谛。祝盼老师分别通过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宣传、如何探索其中的价值以及消息和通讯实务讲解这几个部分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给我们讲解。其中,多加反思性的、经验性的以及方法性的案例让我有所思考。在宣传案例中多加入引人入胜的案例不仅会提高一篇新闻的真实性,同时也能增加其可读性。
四是提升“笔力”,妙笔生花勤动手。
宝剑锋从磨砺出。提升“笔力”,需要勤动手,多练笔,从身边小事出发,点点滴滴,从细节处着手。
风控岗学员 相凯
在参加陕西煤业化工物资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新闻写作与舆情应对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首先,祝盼老师的授课《企业消息新闻写作务实——慧眼发掘"宝藏新闻"妙笔书写"故事人生"》给了我许多启发。他分享的新闻写作五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和原因,提供了清晰的新闻框架;不仅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更是寻找新闻价值的有效方法。特别是他强调的四个“找价值”思路:现场找价值、闲聊听价值、会议发现价值、问人要价值,让我明白新闻报道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还要在日常交流中不断捕捉潜在的新闻点。此外,祝老师还区分了消息和通讯的写作方式:消息需简洁明了,而通讯则可以运用更多修辞手段。这提醒我们,不同类型的新闻有着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第二堂课由西安交通大学大数据舆情专家徐婧教授带来的《大数据背景下政企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同样充满干货。通过2011年四川会理“悬浮”照事件的案例,她生动地展示了舆情应对中的关键:快速反应、及时占据主动权,以及真诚表达的重要性。同时,徐教授提出了“信息茧房”和“巴尔干化”网络的概念,揭示了在信息时代如何避免陷入封闭的舆论环境,增强信息流通的多样性。这堂课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如何应对企业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中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要避免拖延,要抢占先机,有效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
此外,徐教授还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五大潮流——民粹主义、泛娱乐化、消费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尤其是如何运用用户思维和受众思维来调整宣传策略。她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要贴近受众需求,这让我意识到企业的宣传要从“听众想听的”角度出发,真正与目标受众产生共鸣。
最后,公司领导对《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新闻宣传工作考核办法进行了细致解读,进一步规范了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学习这些制度,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新闻宣传工作的标准与考核要求,认识到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高效完成宣传任务,提升企业形象。
总体而言,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既提升了新闻写作的能力,也增强了面对舆情的应对策略。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新闻宣传的质量与效能,助力企业更好地应对外界舆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