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月光落在左手上》读后感
作者:杨青林        发布时间:2022-06-02        点击率:411        分享到:
语音播放: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歌词用来形容余秀华老师,再贴切不过了。因为她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逆境劣势下如何拥抱自己的不完美,用一颗热忱的心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然而,作为父母也无法预知自己的孩子在胚胎时的健康状况。余秀华老师就是个例子,她出生时因为倒产导致大脑缺氧先天性脑瘫,导致行动不便、口齿不清。

身体上的缺陷丝毫没有击垮余秀华的意志,从小渴望知识的她一直坚持上学,直到高中毕业。因为爱好文学写作,她便把对生命的敬畏和生活的感触,一笔一画艰难地撰写在纸上。想象着这个瘦小的身影,右手握住颤抖的左手,左手艰难地握住笔,忍着疼痛坚定写下每一字、每一句,创作了一本又一本诗集、散文集的情景。我的内心莫名的感动,怎样的挚爱才能让她执着与忘我到这种境界。或许,持之以恒的热情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余秀华从一名农村妇女到开始写诗、写散文,到出版诗集和散文集,再到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荣获“农民文学奖”特别奖,荣获第七届湖北文学奖。她这一路经历过风雨也看到过彩虹。当然,也遭受过网络“键盘侠”的讥笑与嘲讽。而她始终坚持做热爱的事情,为了梦想用尽全力。同样,她给自己争取到了站在人生舞台中间接受赞美的那一刻。

余秀华的创作大部分来自对乡间生活的感悟,句句都有画面感,能让平平无奇的乡村生活充满乐趣。也有对爱情、婚姻的渴望和美好憧憬,坦诚不做作。尤其是写关于自己身体上的疼痛和不便带来的遗憾与痛苦,让人佩服她顽强的同时也心疼她的不易。

正如她的诗:“这是我愿意的/我一直用颤抖的左手写着诗歌/这是多么让人沮丧的事情——他们折磨了我这么久/像拷打生活的罪犯/却不能夺走我的铅笔/不能夺走我看见的天空/和落在我阳台上的麻雀/和走进下一个黎明的勇气”。

命运是公平的。她所受的苦,命运以另外一种形式悄悄地替换给她。比如坦然接纳自己不完美;心灵上的充实;异于常人的思想、智慧和勇气;更加透彻和健全的人格等等。这种替换,让她拥有了可以在文字中畅游的本领和能力。

反观生活中,有些人还在心生“容貌焦虑”,可他没有看到,有些人五官天生有缺陷却还在努力生活着;有些人嫌自己不够聪明,有些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智商停留在垂髫孩提却也能陪伴家人过好每一天;有些人为买不到限量版的鞋子烦恼时,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没有穿鞋的机会,却能用残缺的肢体在奥运赛场上游出精彩的人生……不幸的人都在逆风而行,追寻自己的那缕阳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拼尽全力向前奔跑呢。

这世上那么多的人,完美无瑕的又有几人。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既不抱怨更不能躺平,坦然接受命运赋予我们的与众不同。毕竟,这世间是公平的,为你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便会打开一扇窗,而心中有光,梦想之花定会盛开。

DBA41CA00207A9FA4A052FBFA6025E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