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衣沾不足惜 愿有田园归
作者:武月        发布时间:2022-04-12        点击率:290        分享到:
语音播放:

“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前后,除了拜谒先人,郊游踏青,孩子最喜欢的可能就是“种瓜点豆了”!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阳光明媚,新绿葱葱,娇蕊争芳,春和景明。借着好春景,孩子嚷嚷着要当一回“农夫”,我们扛着九齿钉耙,翻开了长辈家院前的新泥,清明节前就撒下了菜种子,清明节刚一过,它们竟然都冒出了密密的小苗,孩子兴奋的舒苗,浇水,好不欢乐……

想到自己儿时,对种菜也是颇有兴趣,小时候住大院的时候倒是也玩过。种过好几种蔬菜,因为我和小伙伴们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大部分都被我们养死了。记得那时家里土豆发了芽,妈妈打发给我一个,切成块,就埋进土里,这就没完没了地出芽开花,后来简直成了灾害,怎么挖也挖不干净。小伙伴们想把它们统统清掉改种别的,竟是总有漏网之鱼,隔一阵子又见它们耀武扬威地开出紫色小花来。种土豆要谨慎啊,请神容易送神难,再也没有回头路。还有就是小时候种南瓜,叶子大片大片地枯死,又是找炉灰又是喷药,最后忙活了几个月,只结出来两只小小的南瓜,样子挺好看,捧着高高兴兴的拿回家送给妈妈,吃了两顿别有风味的南瓜煎饼。现在回忆当时付出的努力和成本,这南瓜简直贵出天际去了,比什么有机菜都贵吧,但这些儿时的回忆也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了。

“来,我们再种几颗豌豆!这是泡好的种子,埋好了我们去找搭架子用的竹竿……”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晒在身上,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场景可能就是家的意义。突发奇想,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种植,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田园将芜胡不归”。撒下种子,生根的地方,可能就是家,生根的地方有我们抹不去的记忆,越是久远的可能越美好,正是因为有点滴美好,我们对未来充满向往,在泥土中,在逆境中,在困难中茁壮成长!万物生长,惠风和畅,是清明的慷慨!懵懂初醒,春发几枝,是孩子的期望……

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