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愿逐月华流照君
作者:孟园        发布时间:2021-10-14        点击率:157        分享到:
语音播放:

重阳佳节,敬老爱老,有人起航回归家乡,与长辈共享天伦之乐;有人约两三知己,共饮欢乐;也有人默默耕耘,登高望远。即使是望向同一明月,不同生活状态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几家欢喜相聚,便会有几家怅然离别,我们乐于相聚,也习惯别离。

读书时很喜欢一句诗,“愿逐月华流照君”,那时,尚不能理解这种心情,即使仔细琢磨却仍不解。直到后来,外出求学,远离了家人朋友,离开了那片我一直生活并熟悉的土地,来到了从没了解过的省外,是一方崭新的天地,这里有着我所不熟悉的生活习惯,我尚未熟识的同伴,连天空都是别样的颜色。

犹记一个很亮很亮的夜晚,我怀着满腹愁思,独坐在宿舍阳台,猛然间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才发现中秋已过,重阳将至,而我身旁的父母已不再是昔日的陪伴,独自一人,外出求学,蓦然记起这句“愿逐月华流照君”,怅然中又带了些许欢喜慰藉,此时我才明白落寞与欢喜并不是彼此对立,人的心情原来是有语言无法描述的边界,我原来是可以既欣喜又悲伤的。

多年过去,我不知何时,已经养成了在重阳佳节忆乡亲,登高望远放空自己的习惯。重阳,寄托了古往今来人们对于长辈的感情,更表达了一个家庭的离合悲欢,见证了多少团聚与欢笑,也见证了多少游子离乡,妇人捣衣,孤影独酌,也正因为如此,重阳佳节,人们的情感会如春潮将至,涌上心头。即使如今我们不必登高思念故人,但登高望远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仍是于悲绪中予人的慰藉。

总说当代人失去了很多宣泄情感内心的方式,不否认的确有人于历史不断前进中丧失了表露真心的能力,但其实我们很幸运能生活在科技时代,能够相隔千里见相见之人,述说心事。我们的确很少如古时候的人一样亲手书写祝福,因为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不必如古人一般鱼雁传书,点开视频对话便可以看见家人朋友的音容面貌,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体会古人的心情,我们同样害怕“渐行渐远渐无书”,同样渴望着与家人朋友相伴登高,同样希望他乡遇故知,闻乡音。人类在某些情感上是相通的,而这种情感相通是穿越时间地点的,它可能表现形式并不一致,但它依然存在。

我们无法要求他人回到古时候红叶传书,对月伤孤影的日子,更加不能说因为几乎没有人亲手写信了而说佳节情谊淡薄,其实这些都是形式,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真心才是。若真的怀有“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心情,就算是简短的视频通话,也能感受情谊深重,若无这种心情,再有仪式感的形式也不过只是虚壳。如今我们唤醒人们对重阳节的热情,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于佳节传统形式上的唤回,而是要深度挖掘于形式之下人们对于情感的需求,于皮下见之灵魂。

1.jpg